串联社区“小温暖” 做居民的“守护者”

串联社区“小温暖” 做居民的“守护者”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1-14 11: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家住石景山古城街道北辛安第一社区的祁女士的爱人李叔叔是一位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因病失去了右腿。多年来,家人的精心照顾使他的性格开朗,但生活仍有很多不便。最近,李叔叔因单元门禁太高无法自己打开,导致无法独立外出。社区得知此事后,立即实地考察并记录问题点。

社区与物业沟通后,物业决定安排保安专门为李叔叔开门,但保安有时无法及时回应。试行一段时间后,祁女士再次联系社区,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经过多次探讨,社区和物业决定每天上午固定时间开放李叔叔家的单元门,期间他可以自由出行,保安也会加强巡视。

一周后,社区和物业再次探访祁女士和李叔叔,得知方案执行顺利,祁女士表示非常感谢。北辛安第一社区始终关注居民生活,致力于关心关爱特殊人群,解决他们的难题,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营造尊重、帮扶特殊人群的社区氛围。

搭桥牵线 轮椅“流转” 情暖归处

张冬(化名)是老古城西社区一位重度肢体残疾人,1月8日,社区书记董铁成接到了他的求助。由于积极响应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淘汰政策,他主动清理了自己的违规车,却因此失去了出行的工具,希望获得社区的帮助。

社区残联专干迅速采取行动,经过仔细筛选,大家终于发现一个线索:社区内另一位残疾人曾经申请过电动轮椅,但由于一些原因暂时未使用。于是,在董铁成和残联专干的沟通协调下,这位居民自愿捐赠电动轮椅给张冬。

随后,董铁成和工作人员亲自将轮椅送到了张冬的家中,并耐心帮助他调试好。

不到半天,问题便解决了,这一及时的援助让张冬深受感动。“社区残疾人的互帮互助精神,和社区为促进邻里和谐所做的努力,都让我倍感温馨。”张冬说。

深夜调和 “冤家”握手变“睦邻”

近日,在南路东社区发生了一起楼上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由于双方对赔偿金额存在巨大分歧,此事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考虑到邻里关系的和谐稳定,南路东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决定在双方下班后进行调解。

当天晚上8点至11点,社区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对双方进行了劝导,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沟通和协商,终于达成了共识。原本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最终演变成了温馨的握手言和。双方感慨万分,紧紧地握住社区书记孙爱琴的手表示感谢:“远亲不如近邻,是您让我们从冤家变成了和睦相处的邻居。生活在南路东社区,我们深感幸福。”

为了表达对社区工作的感激之情,双方决定赠送锦旗给社区,被孙爱琴婉拒。同时,他们也深感抱歉,因为双方的小矛盾,让社区书记和工作人员加班至深夜,给大家添了很多麻烦。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南路东社区的灯光总是亮得很早、关得很晚,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也让每一位居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怀。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党超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