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发放提速,实体经济获得新动能

“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商业银行存量住房按揭贷款利率逐步下行,向发放贷款利率靠拢,这有助于已有贷款的购房者减轻还款压力,释放消费需求。“从2019年开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就在政策的引导下着力提升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不仅引导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断上行,还不断下调小微贷款利率。

银行贷款发放提速,实体经济获得新动能

来源: 中宏网
2023-09-12 15: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2023年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已经披露完毕。整体来看,上半年,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收2.95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万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

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从总量上来看,银行业在息差收窄,向实体经济让利的同时,着力提高贷款增速,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青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农商行表现突出,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从对公贷款结构来看,银行业贷款资金充分发展实体经济是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如新能源,先进制造业,基建产业,绿色经济等。从零售贷款结构来看,消费贷款需求开始恢复;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经营贷高速增长,帮助小微企业经营,夯实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银行业发挥自身作用促进需求端恢复并减轻居民还款负担。

“6月末,上市银行总贷款规模较同比增加11.72%。与此同时受到LPR调降,按揭贷款重新定价等政策引导影响,银行业的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4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助理研究员杨海龙告诉记者,信贷总量加大投放,利率下行让利实体经济。这表明在着力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银行业利润出现缩减,向实体经济让利。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大多出现利息净收入负增长,部分银行出现超过5%的利息净收入下降。

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同比增速在13%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速大多低于7%的情况下,许多优质城商行贷款较年初增长超过15%,包括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长沙银行,贵阳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等。其中成都银行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升级带来的旺盛投资需求,贷款同比增速26.5%,为当地经济注入极大的活力。“优质城农商行数据亮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复苏。”何青告诉记者,这些优质区域中小银行在当地经济先行复苏的情况下由于规模的上升使利息净收入得到较大提高,部分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长率超过10%。

助力中国经济稳健与高质量发展

全体上市银行对公贷款总量上持续恢复,上半年增速超过14%,基建和制造业贷款增长最快,分别达到4.6万亿和2.6万亿,增速达到12.3%和18.5%。国有大行引领制造业贷款,其增速高达20%。从行业结构来看,制造业上半年占全部上市银行贷款余额的10.59%,成为比重最大的行业。“对公贷款结构优化,提振经济增长。”杨海龙认为,如果将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四类基建相关行业的贷款加总,则基建类贷款起到了重要的托底作用,其合计占比约28.61%。制造业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引擎,而基建是当下帮助中国经济继续复苏的重要支撑。通过将贷款资源导向这两个方向,银行业的贷款结构有助于中国经济的短期平稳和长期增长。

“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商业银行存量住房按揭贷款利率逐步下行,向发放贷款利率靠拢,这有助于已有贷款的购房者减轻还款压力,释放消费需求。”何青指出,同时上半年各上市银行消费贷款同比增长2.3%,体现居民需求有一定的回暖,但信用卡类业务尚处于负增长区间,需求侧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而针对小微企业主的经营贷则保持着较高增速,全体上市银行的经营贷同比增速为14.7%,股份行和农商行的增速更是分别达到22.7%和25.7%。

“从2019年开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就在政策的引导下着力提升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不仅引导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断上行,还不断下调小微贷款利率。”何青告诉记者,2023年半年报的数据显示,在上市银行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小微贷款增速均超过20%,占总贷款的比重超过8%,小微贷款利率普遍低于4%。一些深耕小微企业的银行如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等小微贷款比重更是超过15%。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表示,先进制造业、普惠金融、科创金融、优质民营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是今后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向。下一步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金融服务摆在重中之重,继续合理加大消费信贷投放,促进消费回暖。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