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美关系从“新常态”走向“新平衡”

美国也会继续联合盟友修订国际贸易规则,构建“拜登版TPP”,中国或将面临更高的国际准入门槛。“目前,中美关系面临很大挑战,比如说,中美两国都面临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带到较小及偏远城市这个问题。

推进中美关系从“新常态”走向“新平衡”

来源: 中宏网
2022-01-20 14: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宏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 王镜榕)1月18日,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发表开幕特别演讲时强调,造成中美关系今天困难局面的症结,在于美国奉行错误的对华政策,错误的对华认知,错误的时代观、世界观,在“中国威胁论”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中美战略博弈已成为“新常态”

中美关系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这也使得中美关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更加牵一发而动前身。“目前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加,中美两国在经贸、产业和科技方面的有限‘脱钩’趋势仍将缓慢持续下去。”中宏观察家、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强调,虽然产业链“脱钩”难度很大、成本很高,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在高技术领域尤其如此。美国拜登政府已经使两国可能产生潜在冲突的领域有所泛化,如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中国承受的外部压力并未较之前有明显缓解,中美战略博弈已成为“新常态”,美国政府视中国为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不会改变,针对中国的主要战略取向不会改变,即由接触到遏制再到规锁的取向不变。

对于未来中美关系,应放弃四个幻想,对中长期前景不宜做过于乐观的假设。王军表示,第一,不要寄希望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形成朝野共识,国家战略与国家意志,要改变和逆转很难。第二,不要寄希望于任何一个党派主导的政府对中国会更友好,对中美关系的长期对抗性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第三,不要寄希望于脱不了钩,一个大概率走向会是:选择性脱钩、有限脱钩、结构性脱钩。过去中美密切挂钩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资本逐利的逻辑之上的,而当前新的压倒性逻辑是:国家安全和价值观并重。硬科技、高科技和直接投资肯定是被迫脱钩,金融有可能是主动脱钩,教育人文是有限脱钩,中低端贸易基本不会脱钩。短期呈现软脱钩、慢脱钩,中长期则有硬脱钩、快脱钩的可能。第四,不要寄希望于西方阵营的严重分裂或根本性裂痕。就短期而言,在贸易方面,中美经贸摩擦已经有所改善和缓和,未来不排除经谈判和博弈后,双方互加的关税被取消的可能性,中美有望重新开启涉及更广泛议题的谈判。同时,美国也会继续联合盟友修订国际贸易规则,构建“拜登版TPP”,中国或将面临更高的国际准入门槛。

“我并不是政治家,所以从个人角度很难讲述中美两国如何回归健康和理性发展或者良性竞争以更好维护国际大国关系和平衡。”多年来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合作,深度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研究工作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石天桀(Satyajit Bose)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强调,作为一个国际关系方面的学者,我认为中美现在面对许多共同和共通的问题,而这也许能为中美两国回归健康发展带来一些希望。

推进中美关系回归理性,可持续发展

“就中国而言,应排除各种阻力和障碍,继续推进中美关系回归健康和理性发展或良性竞争的轨道上,在更广泛的领域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扩大合作空间。”王军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如面对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力度;面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威胁,加强在碳中和领域的资金、技术和政策合作;面对仍然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和特效药研制等方面摒弃前嫌、通力协作;面对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去全球化思潮和行动,重建战略互信,保持人文学术交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中美关系面临很大挑战,比如说,中美两国都面临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带到较小及偏远城市这个问题。”石天桀(Satyajit Bose)告诉记者,在中国,我们经常讨论如何将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区发展引入西部的省市。而在美国,我们经常讨论如何将这些发展带入中部。两个国家也都面临许多由于不平等带来的问题。

“在这些方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阿里研究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几家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智库、高校和企业,近年来就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共同话题所开展的持续而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是一个弥合分歧、寻求共识、加强合作、共赢未来的积极探索和最佳实践。”王军强调。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许多偏远地区都面临着青年流失的问题。与此同时,两国的年轻人也都面临着过度手机和电子游戏的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石天桀(Satyajit Bose)强调,这些问题也许能够让我们意识到两国需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通过沟通和合作来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我总是记得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而合作带来的好处永远是源源不断。

(王镜榕)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