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视野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故事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杭敏:对于财经专业媒体来说,最重要的是深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尊重传播的科学规律。

以全球视野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故事

来源: 中宏网
2021-10-21 10: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宏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王镜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伴随数字技术迭代升级,数字与媒体融合促进,新媒体发展迅猛。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分值早已超越全球平均水平,也是全球进步最快的十个国家之一。数字媒体飞速发展促进中国成长为网络强国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5G时代,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发展态势已势不可挡,大数据智能化浪潮滚滚而来。推动媒体与数字融合发展、建设“数字媒体”成为必须直面的重要创新课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杭敏

日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杭敏教授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青年传媒人的时代新使命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结合您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科研教学实践和成果,您怎么看待当代青年传媒人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杭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梦想,是落在当代青年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中国青年生逢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传媒变革与发展的崭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青年传媒人需要练就扎实的业务基本功,打造厚重的人文素养,拓展跨学科的全面技能,培养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用专业化的视角与国际化的声音来讲述好中国发展中的正能量故事,是青年传媒人的具体责任和重要担当。

中宏网记者:近年来全球新冠疫情叠加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单边主义抬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与舆情背景下,您怎么看待当前中国传媒和传媒人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及应对之策?

杭敏:面对国际形势和舆论环境的变化,传媒人首先需要从专业的视角进行冷静的思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议题,需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来领会系统性议题的全面性与复杂性。比如,如何理解中美贸易议题?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双循环”的内涵要旨?以及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道路等,这些都需要以扎实的学习和细致的探讨为基础来推进专业到位的解读与传播。

其次,要顺应新时代的智能媒体传播规律,掌握融媒体的报道技能,强调舆论场域中的信息双向沟通与交流,建立合适的对话机制,及时应对舆论场域之变,这也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再者,要不断提高青年传媒人的国际化素养,倡导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客观冷静看待舆论场域的不同声音,这也有助于增进了解和推进沟通。对于西方媒体的不实甚至歪曲报道,一方面,我们需要及时澄清与回应事实,另一方面,也需要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情舆论。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在国际传播中涌现出不少优质内容和创新报道,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新一代传媒人的国际视野与新媒体时代的专业素养。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媒体融合之道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主席致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您怎么看待数字技术驱动下的传媒变革与融合发展之道?

杭敏:过去20多年中,在数字技术驱动下,互联网快速普及,数字化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人工智能与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科技产业共同改变着社会经济,并加快重塑传媒产业。消失的传媒边界、不断向移动端迁徙的受众,以及变化的传媒经济属性等都在重新构建传媒产业生态。

在技术驱动下,万物皆媒、形态共生,传媒生产流程正经历重构,而传统媒体也在发生嬗变,需要在战略层面上重新规划与思考。这其中,融合发展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战略。所谓融合不仅是新旧媒体在技术和呈现方式层面上的融合,更应该是资源的融合、能力的融合和认知的融合。

资源的融合是指在审视和分析组织核心资源的基础上,辨析什么是组织发展的独特优势,并将核心资源重新整合,以形成传媒组织发展的可持续创新动力。能力的融合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能融合、将报道与传播的技能融合、将推动媒体组织发展的业务能力与服务社会建设的管理能力相结合,以培养更适应未来媒体社会发展需要的融合素养。而认知的融合则是指我们需要构筑面向未来的思考范式,立足当下的实践和挑战,同时充分把握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数字技术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在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加速各类市场主体的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跨界发展。因此,媒体的融合也需要打破认知的框架,去探索跨业态的新模式和新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中的正能量传播

中宏网记者:您对传统财经媒体如何适应全球化新挑战,以及如何与时俱进有何建言?

杭敏:对于财经专业媒体来说,最重要的是深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尊重传播的科学规律。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财经报道和经济传播领域有很多重大议题。比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核心原则等,这些议题都需要财经媒体的专业人员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工作目标、经济政策改革和经济发展实践有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把握,方能进行专业的报道和有效的传播。

同时,对有一定认知门槛的经济议题,比如资本市场和金融改革等议题,还需要注意应用多种媒体方式,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解读,才能将信息传播到位,消除受众层面有可能出现的误解与分歧,引导舆情舆论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中的正能量传播。

(王镜榕)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