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有细 刚中带柔 清源城管其实是“暖男”

粗中有细 刚中带柔 清源城管其实是“暖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31 16: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说起城管,大家脑海中更多浮现出的是城管执法人员劝退游商小贩、下发整改通知书、依法拆违等严肃画面。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那样“无情”,在秉公执法的同时,他们也常常站在人性化角度思考问题,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续写着一幕幕暖心事,排除危险、关爱老人……北京大兴区清源综合行政执法队的一本“收支账单”,就是为民服务的写照。

居民力挺:

“改签”也要支持工作

支出的是三番两次登门讲政策、分析利害,站在居民角度,暖心规划“拆后事”,而收入的却是居民理解并同意拆除自家违建。

防水层被破坏,一到下雨天顶层就成了“水帘洞”;建筑物年久失修,逢大风天气还有高空坠物的危险;私接电线,形成消防安全隐患……滨河西里北区社区18、19、20号楼楼顶的违建像悬在空中的“炸弹”,随时威胁着邻里安全。

“按照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楼顶建筑属于违建,我们将依法进行拆除。同时您看,这建筑年头久了,东西掉下来砸到人、私接电线引发火灾都有可能,多危险呐。”今年8月初,清源街道联合社区居委会对违建搭建人进行反复劝导,行动获得了20号楼顶层楼房主李先生的支持。

由于拆违会破坏屋内通向露台的门,对防水层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工作人员就拆违细节和李先生一家做了进一步磋商,什么时候拆,怎么做好拆后恢复,都一一达成共识。“拆违后做防水层、保温层,屋内通向露台处恢复原貌。”经过多次面谈、电话沟通,双方终于商定最终方案。

“我把火车票改签,支持咱们工作。”在商议拆违时间时,由于拆除工作需要在工作日,且房主或房主直系亲属在场的情况下完成,这让李先生和妻子犯了难。夫妻俩都是上班族,而近期疫情好转,父母刚定了去西安游玩的火车票,实在抽不出人“盯”拆违。

再三商议下,李先生的父母决定取消了原定8月20日去往西安旅游的火车票,只为8月21日拆违工作时到场,这给了拆违工作莫大支持。

8月21日上午,滨河西里北区社区20号楼旁拉起了“前方拆除现场,请您注意安全”警戒线,清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们正在现场引导居民远离该区域,并一再叮嘱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这个房子已经倒了三手了,违建买的时候就有。有一次刮大风,在违建屋子里都觉得房子在晃,自己也觉得不安全。”在现场,为了支持拆违改签的李大爷现场成了宣传员。

据了解,滨河西里北区社区18、19、20号楼的楼顶违建安全隐患众多,目前,街道已拆除违建14处,并将继续以边拆边沟通的方式进行统筹,加快拆违进度。下一步,街道还将对滨河西里北区社区、枣园社区其他楼宇存在的违建进行逐步拆除。

暖心救援:

路遇困难 找“政府”帮着回家

支出的是抽出休息时间,送迷路老人回家。而收入的是老人平安到家和居民的电话致谢。

在拆违现场,还出现了一段暖心“插曲”。

“您们是政府的吧?我……我出来遛弯找不着路了。”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工作人员身边寻求帮助,见老人的手不停抖动着,说话也不连贯,街道工作人员何强迎上前帮忙。

“道上车多危险,您往旁边站站。”何强将老人搀扶到安全区域并安慰道,“有什么事儿您也别着急,慢慢说。”发现老人胸前挂牌上有几个联系方式,何强在维持拆违区域周边秩序的间隙多次拨打电话,辗转联系上老人的家人。“他能找到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答复。

万一老人还是找不着路怎么办,何强还是不放心,将手头的工作先交给同事,得知老人家住绿地缤纷城旁边,他把老人送到附近,并扶着老人确认方向。“您看这您熟悉吗?知道家怎么走吗?”确认老人安全后,何强这才离开。

“到家了,您放心,也谢谢您。”这天下午,老人亲属打来的电话报平安,何强这才放了心。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