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昔日荒地变身绿荫停车场
蓝珏苑小区引入了垃圾智能分类平台
深入学讲话 一线看落实
学习宣传落实市党代会精神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朝阳区了解到,朝阳区小关街道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已有多项探索,包括在小区试点垃圾智慧分类平台,利用荒地建绿荫停车场,解决130个停车位,还对辖区的雨篦子进行彩绘设计,从“细小微实”的点滴入手,解决社区居民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提升区域环境。
昨天上午,在惠新北里社区的蓝珏苑小区,以前常见的废品回收站点已经消失,小区里放置着两组再生资源回收桶。小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区去年底引入了垃圾智能分类平台。这些回收桶依托“e资源”垃圾智慧分类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步实现再生资源从自助投放、在线预约、上门回收,到积分奖励、商品兑换、增值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前期街道通过上门服务和小区内设点等方式,为社区居民办理了“北京蓝·生态卡”及专属二维码,居民只需将贴有二维码的再生资源投入资源回收桶,即可获得相应积分,并可利用积分换取相应的奖励品。据统计,运行7个月以来,近70%的居民完成了再生资源用户注册。
位于小关街道地区东部的惠新里社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处老旧小区,在社区中心部位,由外经贸大学附小、化工大附中、惠新里幼儿园形成的三角区域,已经演变成“乱停金三角”,每天早晚上下学高峰期,交通基本瘫痪。为了改善这片区域的交通秩序,小关街道在今年4月重新设计了环岛行车方案,对惠新里社区周边交通进行了综合整治。在沿街步道设置了1029个挡车桩,并重新施划标线,清理了消防通道,完善了交通标志,共施划中心分道标900米,设置人行横道8处,设置了各类交通标志21块。经过重新规划,这块曾经的“乱停金三角”,交通环境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小关街道还对惠新北里街350米长的道路实施了道路改造,拓宽后路宽增加到12米,有效解决该路段道路拥堵、路侧停车难、居民出行不便等问题。
小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老旧小区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车多地少的“先天不足”,辖区内的千鹤三角地原本荒废,杂草丛生,街道在不改变绿地要求的前提下,将这里改建为绿荫停车场,共设置了130个停车位为当地居民缓解了停车难问题。此外,从今年5月份开始,街道还展开了雨篦子绘制工作,雨篦子周边用彩绘进行美化,目前,街面480个雨篦子绘制工作全部完成。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