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后,这里的居民当起“胡同花匠”

作者:金可 来源:北京日报
2017-07-11 07:00:00
分享

原标题:拆违后,这里的居民当起“胡同花匠”

拆违后,这里的居民当起“胡同花匠”

  图为安素云大姐正在开心地整理葫芦架。

本报记者 金可

“哎!快看!我那是三肚葫芦!”家住东四六条流水巷的安素云大姐,昨天在自家的葫芦架上有了新发现,兴奋地招呼街坊。

流水巷,一条不过百米长的胡同小巷,处处绿意盎然。搭棚的葫芦爬架的瓜,秀丽的月季水灵的葡萄,个个饱满、朵朵娇艳。而每一处栽种的绿植,都有专人养护。

从东四六条胡同进来,一路上,都能看到路边设置的1米高、长方形的花池子。有些是用砖砌的,有些是可移动的花箱。

这些,都是社区在完成拆违及清理堆物堆料后,利用胡同零散的空余空间,打造的“微花园”。东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洪雷介绍,今年街道清理私搭乱建,将一些如煤棚子等久已不用的空间腾退出来。如何利用零散空间方面,街道征求居民意见。大伙儿决定“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街道和东城区园林绿化部门合作,以东四六条社区为试点,因地制宜,建起花池,街道又帮着搭起了葫芦架等,花籽花苗也由街道出钱购买,让居民自己做绿化。

截至目前,仅流水巷、流水东巷、铁营胡同、铁营北巷、铁营南巷等5条东四六条社区里的巷子,就砌出固定花池20多个,摆放花箱30多个,还搭建了220多延米的葫芦架。为保护胡同风貌,园林部门还专门用灰砖砌花池,和胡同院落风貌统一。

现在,每个花池子里,都插着一块蝴蝶形的名牌,写着“领养人”的名字。认养后,居民主动承担管护责任,不但浇水除草,还在加种金银藤、海棠等“自选花卉”,丰富花池景观。安素云和其他50多位胡同居民,就是这些“微花园”的“胡同花匠”。

“我们都是花友汇的成员。”安素云亲热地搂着街坊刘素菊的肩膀,老姐俩笑得很开心。

花友汇的会长李健就住在铁营南巷。他介绍,花友汇是热爱园艺的街坊自己成立的,方便“以花会友”。

安素云说,自己家已经在流水巷住了几代。以前家里老爷子就喜欢侍弄花草。后来,随着院里小房越盖越多,没了种植空间。

街坊邻里间交流也少了。可现在,大伙儿因为有了种花这个共同语言,又重新热络起来。

有了花池子,种什么,也由居民说了算。月季花、矮牵牛、金鱼草、串儿红、倒挂金钟、玻璃翠……好些多年没在胡同里露过面的充满老北京记忆的花草又被找了回来。

“其实,老北京胡同里种东西很讲究的。老人常说,桃柳(夹竹桃)、石榴、无花果,这仨是一家人,到哪都不分开。”李健回忆道。听人说,凌霄花是“孝子花”,寓意着对母亲的尊重和怀念。有了家门口的“微花园”,他立刻种上了凌霄花。现在,这棵凌霄花枝繁叶茂,花开似锦,是居民散步必来逛逛的地方。

葫芦,寓意“福禄”,原是胡同里常见的植物。有居民提出索性将流水巷打造成“福禄巷”,家家种葫芦。

说干就干,花友汇又牵头,领着大家去密云葫芦大观园取经,不仅详细学习种植经验,更是引进了4个品种供大家选择。其中,最为难得的是“莲花棒”这个古老的北京葫芦品种。不同于普通葫芦两个肚子,莲花棒有三个肚子,十分可爱奇特。也难怪安大姐看到自家架上长出一个三肚小葫芦后那么激动。

高洪雷介绍,现在东四六条社区共有47个花池,曾经拥挤杂乱的胡同增绿近500平方米。接下来,街道将全面推广这一做法,楼房区推行阳台绿化,平房区鼓励边角和公共区域见缝插绿。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