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农业局农优站获悉,今年年底,本市将有超四成自产蔬菜获得无公害认证,届时90多万吨无公害蔬菜可供应北京市场。
昨天北青报记者在大兴区礼贤镇东段村的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排列在园区主路的两侧,棚室内,一串串西红柿挂在枝头。记者看到靠近操作区的墙上还挂着一个红色的本子,里面记录着西红柿从定植到采收的全过程。植株之间,隔三五行还悬挂了一张A4纸大小的粘虫板,粘虫板上粘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子。据合作社理事长张海丰介绍,大棚里运用了多种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技术,设置防虫网,这就像个“金钟罩”似的,阻挡了想从外界侵入的虫害,从而降低了对植株的危害,大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此外,还有太阳能杀虫灯、低毒生物农药等,通过这一套综合管控手段,实现了精确用药,节约药量,减少污染。农产品上市前,技术人员会计算好用药安全期,并进行采样检测,产品合格才可采摘上市。
市农业局农优站副站长王全红介绍说,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只是本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一个缩影。目前,该站采取“认证+监管”模式,对种植基地、园区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保证农产品安全无公害。截至去年底,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主体共有657家,获得认证的产品数量达到2457个,产品产量占全市种植业农产品产量的32%,生产规模达到1.7万多公顷,年供应无公害产品的能力可达71.33万吨。今年底,本市种植业农产品的认证率预计可达到40%以上,预计供应无公害产品能力可达90余万吨。预计到2019年底,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覆盖率将达到6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