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湖“防洪神器”首次“护卫”低洼院落
昨天,西城区陶然亭新建里的低洼院落,施工人员正在门口安装“挡水墙”,防止道路积水倒灌到院子中去。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讯 昨天,随着最后一块可拆卸挡水墙的安装,西城什刹海、大栅栏、陶然亭等街道27个低洼院落门前都竖起网友曾热议的“防洪神器”。此款多用于河湖、下凹桥的防汛设施,经过改良后首次为低洼居民院落“把门”,可阻挡50厘米深积水。
11时,雨还没停,施工人员来到陶然亭街道新建里2号院。2号院院墙外的“西城防汛责任信息公示牌”显示,新建里1至4号院都是需要重点防护的低洼院。站在路边向居民院看,院内外落差十分明显,汛期存在街面雨水倒灌的隐患。
安装现场,工人首先用膨胀螺栓将两个“工”字形支撑架固定在院门两侧的水泥门柱上。随后,再将两块高度为25厘米的铝合金板上下组合插在支架上,总高度达到50厘米。为了防止漏水,下面一层挡水板底部还装有橡胶底托。“雨量小时可以仅用下面一层,大暴雨时再装上面那层。”挡水墙生产企业工程师耿增军介绍,挡水墙材质为铝合金,重量轻便于拆装,平日里可以拆卸下来放在院内,也不影响居民进出。
“这种挡水法,还真少见!”家住新建里2号院的徐淑琴好奇地观看工人安装。徐淑琴说,前些年,大暴雨时积水曾经进过她家屋子,居民们不得不在每次下雨时采取加高门槛、自挖排水沟等方式防止雨水倒灌。
过去,挡水墙技术仅应用于本市河道、下凹式立交桥、低洼地带,“落户”低洼院落在本市还属首次。西城区防汛办主任戎爱芳介绍,每年汛期,低洼院落都是她必去检查的重点部位。去年,她在市防汛办物资库看到挡水墙后,立即萌生了给低洼院落装挡水墙的想法。经过申请协调,确定了首批试点安装挡水墙的27个低洼院落。
由于院落门口宽窄不一,挡水墙全部为“私人订制”,高度统一、长度各异,从最短的1.16米到最长的3.54米。
去年,德国制造的“防洪神器”一度成为“网红”。耿增军介绍,由于企业拥有技术专利,使防水墙的生产成本比国外同类产品降了约六成,材质和效果一点都不比德国的差,价格低也让“防洪神器”进入更多居民家成为可能。(李拓)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