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日”北京将开放17万余件档案

来源:北京日报
2017-05-26 11:23:00
分享

原标题:90余张图表勾勒城市副中心

6月5日至9日,国际档案馆日系列活动期间,市档案馆将联合16区档案馆向社会开放17万余件档案,真实还原1947年到1987年的北京城。北京新貌也将通过档案展示出来,《通衢之州 大美新城》展览将讲述城市副中心的悠久历史、建设情况及未来规划等。

市民可预约观看珍贵档案

开放的17万余件档案中,市档案馆涉及22330件档案,包括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民政局等12家单位的资料,大部分形成于1947年至1987年。

曾经的北京,通过一份份档案资料再次鲜活起来。一批有关地铁的档案显示,1960年,京煤集团前身——京西矿务局曾派出了几十名煤炭产业技术工,参加地铁1号线的建设。

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被重新点亮——比如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北京市委市政府和首都各界人民欢迎女排姑娘胜利归来的盛况。

市档案馆介绍,今年还将继续开放特藏库,市民可以通过预约方式,亲眼看到珍贵档案资料,比如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京张路工撮影》等。

60余件档案展示城市副中心

城市副中心要打造的海绵城市具体是什么样子?市档案馆、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通州档案馆联合举办的《通衢之州 大美新城》将给出答案。

策展人介绍,将展示被动式节能屋模型,这是一种全新的节能建筑概念,通过光伏发电、保温墙体、建筑通风等技术解决能效问题。该展览计划用60余件档案、90余张图片和表格,以及模型,分水陆都会、魅力新城两方面,展示通州的悠久历史、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展览中还有一件光绪五年的《通州志》,里面大多数地名沿用至今。

一些通州旧闻还随着档案开放为人所知。例如清末漕运逐渐弱化,通州已经修建了“主辅路”俱全的大道,成为外国使节进出京城的必经之路。1947年,道路压力太大,北平市工务局重提漕运,并以泰晤士河、塞纳河为例说明“河道”是发展都市的要件。不过由于财力物力等因素,当时指定的通县到北平段运河通行计划未被落实。

档案描绘“北京模样”

档案馆将通过图片等资料,再现北京的一城千面。

东城区档案馆将推出《老照片记忆展》,再现老城区模样;朝阳区档案馆将举办《朝阳区农村城市化记忆工程专题图片展》,展示一批乡村的历史沿革、文化记忆;石景山档案馆则将通过展览,展现“北辛安”地区的生活实录;门头沟区档案馆推出《生态京西》,百余幅照片将展现该区后生态涵养区的建设成果;市城建档案馆则将举办《北京市旧城中心区历史照片巡展》。

一部名为《北京记忆》的档案专题片制作完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京航拍镜头也被发掘出来,旧京街景、胡同一一再现。通过这部影片,市民还可以看到当年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建设工地的场景。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