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三桶变两桶”背后的垃圾分类门道
最近,北京市一些实行垃圾分类的社区悄然发生变化——原来社区里的绿、蓝、灰三色大垃圾桶,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桶。
三桶变两桶,这里面有门道。
只要把厨余垃圾分出来就行
天刚蒙蒙亮,劲松五区505号楼的退休职工王宝林已经在门口忙着归置——一捆旧报纸,一塑料袋的各种饮料瓶、废纸盒子,一个绿色小桶,桶里装着前一天的剩饭剩菜。
劲松五区从2013年就开始推广垃圾分类,同其他小区一样都是三桶模式,绿色代表厨余垃圾,蓝色代表可回收物资,灰色代表其他垃圾。“有些人还问过我,可回收垃圾跟其他垃圾有啥区别,说实话,有些垃圾怎么分,我也说不清。”不过王宝林发现,去年夏天,社区的垃圾桶变样了,过去的三个大桶(绿、蓝、灰)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桶,可回收物资的垃圾桶没了。
好奇的王宝林一打听,原来,社区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干湿分离”,大的垃圾桶专收“其他垃圾”,小的120升塑料材质垃圾桶专收“厨余垃圾”,社区里还设置了一个有人值守的“绿馨小屋”,可以直接把分类好的垃圾交给工作人员,攒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
听说可以换日用品,大爷大妈们积极性提高了,一公斤剩饭菜换取2个积分,塑料瓶、报纸除了直接收费回收,额外每公斤算1分,30个积分换一卷卫生纸,50分可以换一块肥皂或者一瓶洗涤灵,600分还能换一辆购物车。上午8点不到,拎着各类垃圾的王宝林来到小屋,经过工作人员称重后,他的积分卡又多了7分。
负责社区垃圾分类回收与减量的首创智慧环卫公司负责人李震介绍,三桶变两桶,对老百姓而言,其实是化繁为简了,“不用让老百姓再去细分可回收垃圾跟其他垃圾了,只要把厨房里的剩饭剩菜分出来就行。”
实行大小桶分类后,劲松五区平均一天就能回收1吨左右的厨余垃圾,被生化处理后变成肥料。“对整个小区来说,这样需要最终做填埋或者焚烧处理的垃圾比以往减少了近20%。”李震说。
为什么要实行“干湿分离”
三桶变两桶,说到根上是对垃圾的“干湿分离”,大桶收干的“其他垃圾”,小桶收湿的“厨余垃圾”。这种变化折射的是垃圾分类管理思路的调整。
为什么要“干湿分离”?记者了解到,除了市民分类投放方便,有没有进行干湿分离在处理和回收上差距巨大。“废纸如果没被污染的可以继续回收,一旦被污水、剩饭剩菜污染了就只能当垃圾处理。没有进行干湿分离的垃圾在焚烧时的热值会降低两三成以上,即便是填埋也要先进行很长时间的存放把液体过滤出来,费时费力,成本也高。”一位环卫专家表示,对于现有的填埋、焚烧、生化等垃圾处理手段,干湿分离是十分有针对性的,能够极大地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初采取的三桶模式主要因为垃圾清运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是两套管理运转系统。从实际结果来看,过于复杂的分类模式,使得群众参与度不高,再加上垃圾处理链各环节设备不完善和管理粗放,导致混装混运现象长期被社会各界诟病,又无法妥善处理。2016年7月市城市管理委挂牌成立后,对这两套系统进行统筹管理。
“分类化繁为简后,下一步就提出分类分时运输。”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说,让专业回收企业进驻社区,由他们对垃圾桶的垃圾进行再回收。目前,全市已有近20家企业与各区、街道、社区进行合作,推广垃圾分类,效果显著。
分类后的垃圾将分类清运。据介绍,大桶每天清运一次,小桶早晚各清运一次,清运时间错峰进行,垃圾清运车都会装GPS定位系统进行监控,防止混装混运。其他垃圾会根据种类在垃圾楼或中转站进行筛分后运往回收企业、填埋场、焚烧厂,厨余垃圾则通过专线运往各堆肥厂进行生化堆肥处理。
“十三五”期间推广“干湿分离”
“整个‘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陆续用大小桶替代过去的三桶模式。”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本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为每日2.4万余吨,基本满足本市生活垃圾的日产量。据估算,到“十三五”末期,本市生活垃圾日产量将达到2.8万吨以上,垃圾处理面对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将是今年及“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本市规划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每日3万余吨,其中焚烧处理能力达到每日24250吨,生化处理能力达到每日6350吨,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今年有6处垃圾处理设施将按期建成运行,通过源头减量和分类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7%,意味着一半以上的生活垃圾将通过筛分过滤后焚烧发电或工业协同处理,转化为电、热、可循环利用资源。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作者:刘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