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 耿学清) 今年4月1日是首都第33个义务植树日。《法制晚报》记者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全市春季设立了20个义务植树接待点,1368亩土地迎接市民义务植树。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北京植树的黄金时节,每年4月第一个休息日为首都义务植树日。
据介绍,全市今年春季设立了20个义务植树接待点,植树面积达1368亩。首都市民可以从即日起联系全市各区接待点,报名参加义务植树劳动。为了给市民参与植树劳动提供最大的便利,全市各义务植树接待点附近都有便捷的公共交通、有饮用水源、有小食品售卖、有卫生间。
今年,全市还设立了30处林木认养接待点、30处古树名木认养接待点和32处绿地认养接待点,68.2万株树木,侧柏、桧柏、国槐等8种674株古树和238.8万平方米绿地等待市民认养。市民朋友可以登录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查询,也可以关注首都园林绿化官方微博、微信。
“三分栽、七分养”,北京市经历了三十多年的义务植树过程,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本市已经从大面积种树转向大面积养树。为此,今年本市设立了21处义务植树尽责基地,今后,首都市民全年都可以到基地中通过参加修枝、涂白、除草等抚育劳动来履行植树义务。
记者了解到,首都绿化办今年在全市东、南、西、北四个区位分别选择共青林场、六合庄林场、京西林场、八达岭林场作为试点设立市级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基地,面积达2300亩,而各区也设立了区级义务植树尽责基地,面积共14658亩,全市21个基地将常年接待首都市民通过抚育劳动来履职尽责。
据悉,全市还将推进“互联网 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实现实体植树和网络植树的有机结合。通过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履行植树义务,逐步实现义务植树接待全年化、常态化、全民化和规范化,为首都市民更好地履行植树义务创造便利条件。
原标题:本市设20个义务植树接待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