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昨天上午,市工商局、市消费者协会联合主办“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主题活动。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工商部门与京东集团共同启动“山海关”程序,实现北京市企业主体信用信息和平台商家数据的实时交换。目前京东已对平台上注册在本市的1.3万余家第三方商家的证照信息等资质进行了全面验证,消费者在购物时可在店铺信息中查看。
去年8月,市工商局与包括京东、天猫、亚马逊中国、苏宁、国美、聚美优品等12家知名网络交易平台签署了《加强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协议》。政企间数据对接,让一些“打游击”的不法商户,难以在电商平台间来回跳转经营,也推动平台参与到监管和消费维权的各个环节,促使整个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框架协议签署后,首次实现工商部门和平台商户信用数据的实时交换,完成经营主体数据比对超过3万条次,上万条网店信息与本市经营主体建立了数据关联,实现对第三方商家主体信息、信用资质的全面审核和实时监测。此外,双方还交换投诉举报数据76000条,工商部门定期向签约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消费投诉举报数据分析。双方共同发布风险提示、警示信息,交换线上、线下抽检、风险监测商品检测数据近5000条次,工商部门与平台共同建立起商品质量风险防控体系。
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工商部门实现数据交换以来,京东集团对平台上注册在北京的1.3万余商家的主体信息、证照信息等内容进行了全面验证,并向工商部门反馈不合格产品数据170余批次。
此次“山海关”程序上线后,将在数据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审核,实时校验。“在商家申请入驻时,我们要求商家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银行开户证明等基本资质,并通过系统实时数据鉴别真伪、有效期。”该负责人表示。
据悉,自框架协议签署以来,12家电商平台内超过27万家商户建立了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对平台商户存在的虚假延迟发货、商品与描述不符、违背承诺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内部处罚1968次。针对35家违规商户,12家平台首次共同发布清退公告,规范管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