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坑变身公园 调蓄休闲两不误
“小面积的雨水花园能改善很大面积内的积水情况,而一些已存的沙坑,可以改成公园,建设多功能调蓄开放空间。”李俊奇说。
2006年,亦庄地区的奔驰总部投入运营。就在这项目不远的X35地块上,因长期采砂、挖土等留下了一个达到27万立方米的深坑。
当时,各方规划者、设计师对于是否要填平这一废坑,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经过几轮研讨,建设方最终决定将坑体及垃圾堆填区,建设成为以多功能调蓄水体为核心的生态公园。
当设计师们第一次下到深坑中,发现这里不但被填回了一些杂土、垃圾,而且厚度十分不均。由于该地区现状地势较低,整体区域需要大量填垫土方,才能满足该地区雨水管线接入现状水体排放的要求。
如今这个沙坑变成了集雨水调蓄、资源回用、休闲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公园。在发生多年一遇的大暴雨时,就会利用正常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巨大的空间来贮存调蓄暴雨峰流量,减少洪峰对周边或下游重要区域造成的水涝灾害;暴雨过后再通过利用、排放、下渗、蒸发等方式逐渐恢复到正常水位。
李俊奇透露,多功能公园在设计时首先应满足景观和集蓄利用的目标,其次需要按一定的防洪排涝标准核算设计调蓄容积;超过设计调蓄能力的水排入下游雨水管系,雨后调蓄贮存的雨水部分通过下渗的方式补充地下水,部分则用于公园内的绿地喷灌、道路浇洒和洗车等。
如今走进公园,就会发现在坑底与地面之间,有多个阶梯状平台。在景观水位与蓄洪水位之间的平台区里,有停车场、运动场、游憩广场等。高地上,则可供游人休闲和运动;暴雨季节,当洪峰超出溢流能力时,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而上升,水体发挥其调蓄能力,高地就会发挥蓄洪作用。
记者了解到,2009年建成以前,这一地区原雨水管线方案是将雨水汇流后直接排入下游河体,因地势偏低,河道20年洪水位已淹没雨水管顶。而在改造后,周边建设用地的雨水都朝这里流。目前,公园中的多功能湖已经基本能达到连续两场50年一遇洪水不外排的标准。
“我们还利用人工湿地等生物净化措施处理径流雨水,保障湖水水质,减少径流对下游水体的污染。生态公园在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开阔水面,集调蓄、回用、净化、生态和美观于一体,保持整个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性,同时考虑亲水效果,使人们活动时能充分与水接触。”李俊奇说。
停车场改调蓄池 宽阔平台能缓冲
车行道两侧设置雨水排水管道,边上的人行步道要比车行道高出10多厘米。要想走进运动场,还得迈上一个斜坡。大雨倾盆时,篮球场上的雨水通过雨水口流出,还有一些顺着斜坡流到人行步道上,又顺着道路走势,流到了车行道上。
这个东单体育场前的场景,让李俊奇摇了摇头。“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比较关注雨水的城市,都是以体育场、停车场作为排水缓冲带。”李俊奇打开电脑,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多功能调蓄池的照片。
照片中,最高处是人行道,人行道旁就是一个落差达到5米左右的“前置池”。晴天时,这里是一个平整的停车场。下雨时,雨水会从道路上流向前置池内。前置池的右侧,还有一个高出池底两米左右的体育场,场内的跑道非常清晰,显示出经常被使用和维护的状态。
“如果前置池内产生积水,池底还有一套雨洪调蓄设施可以利用;积水一旦超过两米深,体育场就会发挥溢流的功能,让一部分雨水停滞在体育场上。”李俊奇说。
在被架高的人行道路下方,还有一条稍低于前置池的“隐沟”。这条沟通往河道溢流口,雨水也可以通过这条沟直接排向河道。
在李俊奇展示的另外一个小区中,地面停车场稍低于路面。每个地面停车位后,就有一块1平方米左右的下凹式绿地。“虽然看着面积小,但经过改良的土壤能够充分吸收积水,一旦雨水溢出,还会有几厘米的缓冲区。”李俊奇说。
如果用地下车库充当调蓄池,还能保证车辆安全吗?
“这还是需要整套体系的建立,大雨前的预警机制非常有必要。”李俊奇说。而这一功能,要在硬件上实现,就要包括在地下车库中,再埋入排水管道,地下车库也需设置多处排水口。同时,地下必须预留能够完全隔绝雨水的空间,放置泵站。
目前,本市已经有区域开始这一项目的设计,而体育场作为雨水排放缓冲区域,已经在十一学校、十五中等多个学校实现。
道路高过绿地 植物“淹”不死
如果走入还在施工中的亦庄科创十七街,普通市民可能看不出什么端倪。可一旦施工完毕,很多人就会发现,这里道路两侧的绿地将比路面凹下去一块,两侧的路缘石每隔一段就留出一个排水口,雨水可以顺着排水口,直接流到隔断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道的隔离带中。
“对于雨水排放和道路绿化养护二者孰轻孰重,一直存在着争论。”李俊奇打开一份对比文件,比较了传统城市道路设计和雨水生态技术道路设计的区别。
在传统的道路中,从两侧到道路中间,都会有个高低起伏的变化。人行步道外侧的绿地,基本上都是高于步道的小丘陵或者高地;人行步道内侧的非机动车道,会低于人行步道10厘米至15厘米;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的分隔带,一定会高于两边的道路,上面栽花种草,做一些景观设计。
但在应用雨水生态技术设计的城市道路中,分隔带变成了完全下凹式的滞留带。而且,间隔道路与滞留带的路缘石会给雨水“留门”,让道路中的雨水顺势流入滞留带中。上面栽花种草,底下铺设深水层和雨水管道,互不耽误。
但长时间泡在水中,对于滞留带中的植物有影响么?
推开建工学院实验2号楼中一扇门,多种本地植物,正泡在整罐的雨水、污泥中,正在进行道路周边植物浸水72小时实验。一部分已经出炉的实验结果显示,多种常见植物浸泡在雨水中72个小时,其生存状况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但由于降雨同时还会带来泥沙,被淤泥糊住的植物很难进行光合作用和自然呼吸,出现部分死亡的现象。“我们目前认为,降雨过后只要及时清淤,对周围植物应该没有影响。”李俊奇说。
相关文章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