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书屋行”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2011-08-30 13:31:51
分享

“媒体记者书屋行”
 
记者向延庆大榆树镇的几个书屋管理员了解书屋的借阅情况

“媒体记者书屋行”

书屋里,12岁的农家娃陈伟向小伙伴展示自己的博客

为积极响应中宣部等五部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落实市委书记刘淇关于“走、转、改”的重要批示。作为首都新闻行业的管理者---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在第一时间内组织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媒体记者书屋行”活动。其目的就是为记者深入农村基层、深入了解农民的业余文化需求、深入了解市新闻出版局在全市开展益民书屋的建设情况,搭建一个广阔的采访平台。

活动开展三天来,先后有《中国新闻出版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等十余位记者报名参加了采访活动。

北京西部最偏远的山区,门头沟清水镇作为“媒体记者书屋行”的第一站。当汽车载着记者一行在蜿蜒陡峭的盘山公路行进了三个多小时后,才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灵山脚下的清水镇。

负责接待的清水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增斌向记者介绍:清水镇由三十二个行政村组成,方圆面积339平方公里,且都是山区,与其它乡镇相比,经济比较落后,原来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挖煤,自从前两年国家下令关闭了小煤窑,现在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发展养殖业和民俗旅游接待。那些从矿上回来的人,刚开始种啥赔啥,养啥啥不活,我们就告诉他们“益民书屋”里有许多养殖种植的书和光盘,村民们通过看书和看光盘,现在已慢慢地掌握了养殖种植的技能,如今的养殖、种植户不但不赔钱了,还每年每户净赚几万元钱。

刘主任还动情地对记者们说:自2005年益民工程在我们镇的李家庄建立了第一个“益民书屋”,到2009年全镇已经全部实现了“村村有书屋”。其中,还包括位于海拔2100多米高的,号称北京海拔最高的山村--江水河村的“益民书屋”。现在国家政策好啊,搁以前农民连想都不敢想!

江水河村,一个富有诗意村名的小山村,据说是京西海拔最高的村落,虽只有180多人口,但这里依山傍水,地处灵山主峰脚下,风景独特,民俗旅游接待是这个小山村的经济支柱。在2008年建立的“益民书屋”里,记者们见到了45岁的图书管理员闫友亭。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汉子,却有着不寻常的思想和管理图书的方式。他将占地只有30多平方米,目前拥有1000多册的图书。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在书柜中,并对不同种类的图书以独特的名称注明,如将摆放《孔子启示录》、《孙子兵法》、《左氏春秋》、《战国策》等图书的书架贴有“思想盛宴”的标识;将摆放《南北朝演义》、《后汉演义》、《宋史解读》等书的书架贴上“读史明志”标识;将摆放《宋庆龄传》、《孙中山传》等书的书架贴上“民国人物”标识;将摆放外国名著的书架贴上“异国经典”标识。此外,还有贴上“红色中国”、“开国人物”、“名家名作”、“五味杂陈”等标识的书架。这些蕴含着智慧火花的特别标签,让记者们过目难忘。究其缘由,是为了方便村民们在借阅时很容易就找到自己喜爱的书籍种类。

卧于大山坳里的田寺村,因村后山上有福田寺而得名。全村300多人口,主要从事养殖种植业和农家乐接待。据图书管理员张磊告诉记者,书屋现有图书4000多册,370张光盘和十几种杂志。这里的图书、光盘、数字电影放映机、卫星直播机等的影音设备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帮助。当地的党员在书屋组织电教学习,孩子们在书屋观看3D动画片,寒暑假的青少年安全教育也是通过组织观看相关影像开展的。随后他打开了卫星直播机,给记者们演示播放效果,高清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让记者们如同置身于电影院里。按规定他每年要给村民播放四十部电影,但今年他已给村民们播放了120部片子。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告诉记者,只要村民们喜欢看,我就放给他们看!

在村里,记者们还意外地见到了正准备外出演出的村梆子剧团的演员们。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西梆子,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剧团由村民们自发组成,平均年龄50多岁,最大的也有近70岁了。据64岁的团长刘增文介绍,他们平时在家锄地、种玉米、种谷子、种果树、养鱼、养蜂等,农闲时就集合在一起排戏,每年都要到区里、镇里和各村巡回演出几十场。通过采访唱须生的女村民张甫英,记者们还得知,村剧团每排一出新戏,演员们都是在益民书屋里通过光盘学习唱词、唱腔及表演动作的。

杜家庄村,这个抗战时期八路军曾经战斗过的红色之地。如今,这里的“益民书屋”也格外显得气派。该村的村委会主任赵连新告诉记者,村委会通过自筹资金80多万,将该书屋扩建成了现在的二层小楼。扩建后,书屋的占地面积,从翻修前的19平方米左右,增加到现在的60多平方米,并与一层的影厅共同发挥作用,成为集书刊借阅、影像观看、电子信息查询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文化公共设施。

记者们在走访的三个书屋里,随意翻阅了图书借阅记录,发现村民们借阅的图书以农业科技、小说、儿童读物居多。其中,介绍种养殖、果蔬、病虫害等农业方面知识的读物,颇受读者欢迎。

在即将离开清水镇时,记者们请管理员们谈谈对“益民书屋”今后的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管理员们则普遍反映:

第一,应加大少儿图书的种类,每到寒暑假孩子们来借书,现有为数不多的且适合孩子们看的图书已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第二,应加大种植、养殖、果树栽培类、旅游接待和科技含量高,致富技能强的图书品种。因在山区,除了果树、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近年来搞民俗旅游是各村各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第三,就是书屋管理员目前没有任何经费补助,都是兼职或是纯义务性的,所以缺乏固定的管理员队伍。书屋管理员的日常工作除去图书的整理、录入、借阅登记外,还包括书屋的卫生清洁。目前,清水镇的书屋管理员配置多为村官加村民,村官除去管理“益民书屋”以外,往往还身兼数职,这不利于“益民书屋”的长效管理,所以希望尽快解决管理员的资金问题。

第一天的采访即将结束时,刚才还火一样的晚霞渐渐湮没在群山峻岭之后,坐在回程的汽车里,放眼窗外,空旷的山谷间不时飘出袅袅的炊烟,仿佛还在向记者们述说着“益民书屋”带给大山深处的村民们一个个可喜的变化。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记者 陆中秋) 编辑:孙迟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