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第200家上市公司昨天诞生 科技金融创新铺出资本通道
7月28日,北京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新三板”挂牌上市,这家拥有130余项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集成电路测试企业,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更为幸运的是它成了海淀区第200家(含挂牌)上市公司,成为了核心区科技金融改革成果的重要见证者。
作为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海淀提出“到2012年,力争使海淀区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0家”,如今海淀大幅提前完成了既定目标,在多项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下,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寻找到金融的翅膀,踏上了做大做强征途。
改制上市 小钥匙打开大金库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企业来说,这个支点就是改制上市。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优秀的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商界巨头和行业旗帜。
利用资本市场可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统计数据显示,1994-2010年海淀区企业通过A股市场累计募集资金2129.50亿元,平均每家上市企业募集资金31.32亿元。2011年1-5月,海淀20家上市(挂牌)企业已经募集资金2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募集资金投向增资并购项目有9个,有1家上市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作强的势头初步显现。
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规范发展。今年刚刚登陆“新三板”北京七维航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茂森深有体会,“北京七维航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公司名称变成‘北京七维航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仅改了两个字,但是对公司的制度建设和企业发展变化却是脱胎换骨的。改制上市还对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作用巨大。路演和招股说明书可以公开展示企业形象;每日的交易行情、公司股票的涨跌,成为千百万投资者必看的公司广告;媒体对上市公司拓展新业务和资本市场运作新动向的追踪报道,能够吸引成千上万投资者的眼球。”。
改革先行 推企业上市显成效
拥有众多优质企业资源的海淀,提出了“力争5年内,平均每年上市(挂牌)20家企业、辅导50家企业、培育100家企业”的地区企业上市目标。然而,到今年5月底,海淀区今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0家,提前7个月完成了预期目标,使得地区内上市(含挂牌)企业累计达到194家,占全国的6%。
能够如此迅速的培育出大批的上市公司,归因与海淀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上市服务体系。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淀将促进高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跃发展作为培育“四个一批”的重要手段,在北京市率先制定了《促进企业上市办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淀上市服务工作体系。
企业上市改制中需支付大量的中介费用,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海淀首先在资金上给予了支持,对列入培育期的企业给予每年40万元,3年共120万元补助;对列入辅导期的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如此以来海淀企业上市成本被大大降低。2010年共向56家公司发放补助2800万元。
企业上市过程中环节众多,没有改制经验的企业难免 “摸不对门”。2010年底海淀成立了促进企业上市服务中心,专门负责促进企业上市有关工作,去年以来累计对74家拟上市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为企业上门服务。对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海淀成立了19个相关政府部门参加的海淀区促进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就企业所反映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为拟上市公司提供绿色通道,目前已经累计协调企业上市问题近百件次。
除集中地方力量助推企业上市外,海淀还积极争取监管机构、各大证券交易所等支持海淀企业上市工作。
这些都为海淀企业上市铺平了道路。据了解,海淀区上市储备资源丰富,区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利润300万以上、财务指标基本符合创业板要求的企业超800家。未来的海淀上市公司“军团”将更加强大。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通讯员 朱 丽 马素芳) 编辑:孙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