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耿国生最近有些忧虑,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提琴制造作坊正面临缺少员工的困境,“已工作多年的员工被周围同行高薪‘挖’走了”。
耿国生是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镇南埝头村的一名村民。平谷位于北京东北部,距离市区半个多小时车程。这里提琴的年产量达30万把,占全球生产份额的近三分之一,被誉为“中国提琴产业基地”。
“每月两千多元工资还留不住人,订单都不敢接了。”耿国生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就陆续有人离开,小作坊从起初的十名员工到现在只剩下五人,其中还包括自己和妻子、儿子。
耿国生的“用工荒”只是东高村镇提琴制造业火爆的一个缩影。目前镇里有3000多人从事提琴制造业,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20%。从原材料供应、配件生产到提琴组装,东高村镇的提琴制造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为鼓励提琴产业的发展,镇政府从2006年起先后组织了15期乐器生产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民1500余人次,每人还能拿到500元的培训补贴。
在占地56平方公里的东高村镇,像耿国生这样的制琴作坊有150余家。此外,镇上还有九家规模以上的提琴制造厂,其中建厂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是华东乐器制造公司。
1988年,华东现任董事长刘云东和六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新星提琴厂,起初以生产提琴配件为主。2003年,新星提琴厂更名为北京华东乐器有限公司,企业从一个小加工点,提升到有自主出口权的中型企业。目前,公司员工已达到1000人,年产小提琴达到22万把,其中90%销往海外。
公司工会主席耿占华说,现在该公司已经创立了自己的提琴品牌——“华蕴”,下一步的目标是将品牌打响全球市场。此外,公司还计划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将厂区向游客开放。
有了提琴制造业作依托,平谷区政府提出开建中国音乐产业集聚区,打造一个全世界音乐人向往的“中国乐谷”,这一建设计划已写进了区政府的“十二五”规划。
据平谷区委书记邱水平介绍,“中国乐谷”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预计投资150亿元,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建设集研发、生产、交易、创作、演出、展览于一体的北京国际音乐产业园区。建成后可吸纳从业人员5万人,年产值300亿元至500亿元。
去年该项目已纳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北京市发改委向平谷区提供1亿元项目启动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的建设工作,为招商引资做准备。
目前,平谷区不仅从实物形态上推进“中国乐谷”的各项建设工作,同时还于细微处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即将举行的平谷区“桃花节”,今年乃至以后都将音乐融入其中——邀请世界音乐界众多知名人士来平谷演奏。
从镇上到城里,许多平谷人都在期盼着“中国乐谷”早日建成。与父亲将提琴销售外包给中间商不同,耿国生的儿子、24岁的耿佳希望在北京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琴店,因为他看好家乡音乐产业的发展前景。
“等我有了一定资历、有了足够的资金,就开干。”他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新华网(记者 吕秋平 王思海) 编辑:孙迟
推荐